改联赛赛程为U22让路!记者调侃:足协会不会觉得集训时间太短了
2025-09-29
改联赛赛程为U22让路!记者调侃:足协会不会觉得集训时间太短了
在中国足球的世界里,“赛程调整”早已不是稀罕事,但当这次的调整对象是中超联赛为U22国家队让路时,不少球迷和媒体又一次热议起来。一位体育记者在社交平台上调侃道:“足协会不会又觉得集训时间太短了?”——这句话背后,不仅是对足协工作习惯的质疑,更是对中国足球发展路径的反思。
本次联赛赛程的调整,主要是为了让U22国家队备战即将到来的国际赛事。据悉,调整不仅压缩了中超部分比赛时间,还直接影响到部分俱乐部的训练和用人计划。这种为了国家队集训让路的做法,在世界足坛并不多见。欧洲五大联赛几乎不会因为青年队备战而推迟或重排赛程,即便是各国的U21或U23国家队,他们的球员也必须在联赛的节奏中自己调整状态。
记者的那句“会不会觉得集训时间太短了”并非空穴来风。过去几年,中国足球的多支国字号球队,几乎每次大赛之前都会通过拉长集训来弥补技战术不足。但现实证明,长期集训不等于实力提升,反而可能导致球员缺乏高强度的比赛磨炼。例如,2018年亚运会前的长时间封闭训练,并没有让球队在比赛中打出预想效果,反而因脱离联赛节奏而导致比赛感下降。
赛程调整的直接受害者是俱乐部和球迷。一方面,俱乐部需要在密集赛程中分配球员体能,同时还要应对主力球员被抽调后的阵容不整;另一方面,球迷可能会因为临时改动错过心仪的比赛,甚至造成票务与转播权益的纠纷。在职业化程度较高的足球环境中,这样的风险和混乱是极力避免的。
在欧洲、南美等足球强国,青年队培养与联赛体系是并行的,拔苗助长式的临时抱佛脚极为少见。例如,法国的U21国家队成员,在准备欧洲青年锦标赛的时候,依旧在各自俱乐部一线队征战,利用高强度比赛保持竞技状态。相比之下,中国足协依然更习惯通过长时间集训来试图“补课”,这种思路是否真的有效,很值得商榷。
长期的封闭集训模式,虽然在短期内有利于技战术统一,但却会让年轻球员失去宝贵的实战机会。而对于正处于成长期的U22球员来说,联赛中的历练或许比集训更重要。从过去成绩来看,我国青年队屡次在国际赛场表现平平,这与缺乏高质量赛事经验不无关系。
结论性观点: 如果国家队与联赛能够建立更科学的协调机制,做到既保障集训所需时间,又不破坏联赛完整性,将更有利于中国足球长远发展。而一味调整联赛为集训让路,不仅可能加剧职业联赛的边缘化,还可能让年轻球员错失真正锻炼自己的平台。
如果你希望,我可以接下来帮你写基于这篇文章的延伸分析稿,聚焦在“如何兼顾国家队备战与职业联赛发展”的具体方案,要吗?